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了解CATIA V6R2013 數位產品體驗








CATIA Natural Sketch為創意設計師帶來革命性的設計意圖表達和交流方式。
創意設計師現在可獲得如3D Trace OverPixel EraserReal Time Symmetry等新功能和增強功能,豐富他們的3D草圖繪製經驗。

工業設計 - Imagine and Shape - Character Line
新的Character Line功能使汽車設計師能夠更靈活地確定和控制線條邊緣加工。設計人員可以在細分錶面創建線條。線條一旦設計完成,設計師可以輕鬆地移動機器人精確地修改線條銳度,調整兩條邊的起點和終點。


CATIA Structure Detailed Design (SDD) 新產品
用戶現在可以利用特定行業功能完成複雜結構的詳細設計。 CATIA Structure Functional DesignSFD)的全面集成讓用戶可以為詳細設計檢索和再利用功能設計意圖。 SDD易學並使用CATIA SFD的圖形界面。 

新的CATIA Live Fastening工作台提高了創建、編輯或審查緊固件的可用性和生產率
非專業人員在設計和製造緊固件時,現在可以在CATIA Fastener Design中使用CATIA Live Fastening,這是一個新的行業最佳直觀性工作台。 CATIA Live Fastening提高了創建、編輯或審查緊固件的可用性和生產率。有了這個易學和易使用的工作台,工程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迅速找到緊固件或創建珠片。縮略圖建議需緊固的零部件和情景圖標,並不斷傳遞信息,讓設計者把重點放在3D上,從而減少錯誤。

柔性印製電路板(PCB)設計:改進大尺寸柔性印製電路板的設計性能
每日多次進行柔性印製電路板折疊和平展切換的設計師,他們將大大受益於性能的提高,降低整體設計時間。柔性印製電路板的折疊或展開所需的時間縮短到僅幾秒鐘,而且無論主板上的元件數量高低。

此版本提供了一個多學科圖表基本架構,實現從概念設計到詳細設計集合流程
在具體學科的支持下,油管、電氣、液壓和其他設計師現在可以創建主要和模塊示意圖,從而能夠更快提供更符合要求的設計。習慣於某一行業特定符號、元件和連接的工程師將認可這種新方法,並且會對其使用感到順心應手。
增加CATIA Live Compose開放性
CATIA Live Compose為產品經理、設計師和非專業人員提供了利用現有產品即刻創建、訪問和撰寫新項目的能力。現在可以直接再利用以其他CAD格式存儲的零部件及產品,不用另行改變格式。

重量合成 - 新產品CATIA Live Weight
CATIA Live Weight針對的是管理人員和非專業工程師,使他們能夠理解重量、重心和任何組件的相關公差,即使是複雜部件而不需要打開零部件,這一產品具有一個簡單的使用接口與桌面顯示板,導覽環境是屢獲殊榮的3DLive環境。
系統架構:充分利用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包括需求在內的所有RFLP內容。
利用導入/導出和復制要求包括對應關係,簡化了新項目協作和推出。基於產品版本的配置現已擴展到要求,通過最大化地交流和再利用系統定義元素,用戶夥伴協作可更靈活和更有效。由於系統要求可根據產品版本進行配置,用戶可以在一個產品線內根據產品版本過濾相應要求。


Bend Part Design的限制、圖樣和對稱功能
利用如限制、圖樣和對稱等新功能,現在可以完全依靠Bend Part Design設計大部分板材產品。該產品費用更便宜,還給設計師提供了一個更真實的體驗。

增強複雜系統工程程序控制和可視性
一個新的可追溯性矩陣提供了一個“一體”系統,它能夠捕獲、管理並顯示在RFLP技術系統的所有關係,能夠迅速了解目前的要求完成情況。管理複雜產品的大量需求通過引進新的分組和分析能力而得到簡化。除了功能、邏輯和物理實體合作外,審核者還可以在需求上合作,而設計師可以直接查看物理產品要求,確保更好的項目溝通和理解。

利用對複雜系統行為的快速定義、模擬和分析,加強開發敏捷性
利用模擬動態符號顯示加強了動畫功能,改善了對整體系統行為的理解。
3D邏輯模型的組合和定位功能可以重複使用行為模擬結果​​,加快了3D系統概念開發。
在其他計算機上模擬可執行模型更加容易。導出選項功能使生成的模型可以在任何計算機上執行而無需任何許可。
反複使用知識和目錄,優化系統設計流程
利用相關子系統目錄或資源預選功能,更快地定義系統結構和權衡研究,確保遵守國際或公司的標準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Cast-Designer V5.5新版本推出 實現鑄造過程一站式解決方案



C3P Software,製造行業首屈一指的CAX解決方案供應商,正式發佈鑄造工業一體化解決方案 - Cast-Design V5.5,包含許多創新功能,實現了對整個鑄造過程從設計到生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新版Cast-Designer V5.5主要創新功能:

一鍵式高度自動化澆流道系統設計功能(高壓鑄造):
一種全新的設計模式,可以廣泛應用在高壓設計領域。採用一鍵式高度自動化澆流道系統設計功能,澆流道的設計時間將以往的Cast-Designer設計更快五到十倍,而較傳統的CAD模式則至少快1020倍以上。除了效率極高,這種設計模式非常適用於鑄造新手,可快速獲得高水準的設計。
        一鍵式高度自動化澆流道系統設計功能,利用預定義的澆注系統知識資料庫、全參數化設定澆注系統尺寸,在系統中預設了超過25種常用的流道形式,同時系統還支援CDGL(Cast-Designer 鑄造澆注系統設計)語言,可針對常用的形式客製化與擴充。


這種模式的另外一個優勢在於:僅僅透過一個按鈕設計並將設計結果自動導入到標準設計嚮導中,進而任意修改或微調,以滿足特殊和複雜形狀的需要。


冷卻系統設計與快速檢查功能:
Cast-Designer提供完整的冷卻系統解決方案,透過內建的設計知識資料庫,考慮合金、模具...等製程因數,提供對應的冷卻水管直徑、配置長度與相關管道參數,並加上特有的冷卻系統快速檢查工具,在短時間內即可分析冷卻水路對零件的影響區域,達到即時調整冷卻水管的搭載方式,立刻觀察對零件關鍵區域的影響變化。




進行熱應力、機械應力和變形模擬,並提供鑄造變形補償:
Cast-DesignerCPI運算器可以對熱應力、機械應力和應變進行模擬,並預測鑄件在模穴中與脫模後的變形狀況;更勝一籌的是Cast-Designer CPI能對這種應力導致的變形進行補償,並提供補償後的產品,目前在市場上是領先、獨一無二的。主要功能包括:
l  耦合熱和流動的應力分析
l  等效應力與拉伸應力區域分析
l  機械應力與模間隙的熱耦合
l  熱裂和裂痕鑒定
l  微收縮和變形預測
l  變形補償
l  模具熱疲勞

新材料資料庫,材質轉換和材料搜索精靈:
新增三十多個新的材料參數庫,並將材料特性曲線簡化以便獲得更穩定的計算結果。此外,Cast-Designer的材料轉換工具,可以協助用戶瞭解材料在不同國標中的名稱和對應關係。由於材料庫中的材料很多,也能運用新材料的搜索工具,根據化學成分搜索最接近的材料。

砂芯射砂模擬:
此模組描述顆粒介質的行為,並可仿真砂芯射砂的過程。

改進的求解器:
最新的求解器進一步提升CPU效能和穩定性,與Cast-Designer v5.4相比,速度提升了20~30%。


CPI設置嚮導的新增功能:
l  觸變性(半固態成型法)和非牛頓流體性質運算;
l  進階輻射視角因數設置,適合於特別複雜的精密鑄造;
l  模具迴圈和資料提取
l  機械應力計算的邊界條件設置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達索系统推出V6R2013


達索系統新近推出3D EXPERIENCE V6R2013。該版本增強了社群和協作、信息情報、內容和模擬,以及三維建模軟體的功能,繼續為達索系統的所有客戶行業帶來獨特價值。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C3P Software 宣布發行 Cast-Designer 5.5版


C3P Software 宣布發行 Cast-Designer 5.5版 

【香港 - 2012年6月,】 -C3P解決方案,工業生產過程的CAX解決方案中的先驅供應商,今天宣布發行Cast-Designer 5.5版。這是一個全新及革新的版次,實現對整個鑄造過程從設計到生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新版的Cast-Designer V5.5版新的功能:

高壓鑄造澆流道系統一鍵式自動化設計功能
這是一個創新的方式在於高壓鑄造澆流道系統上的應用,交流道的設計時間將比以往快五到十倍,這個解方案也適用時在壓鑄產業中的新人。它是基於預定義的澆注系統知識資料庫中的常用形式,確定澆注系統的尺寸。除了超過25個預先定義的常用形式外,該系統還支持擴大CDGL(設計鑄造澆注系統的設計語言)用戶可以針對常用的形式客製化。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通過一個按鈕設計並將設計結果轉移到標準設計響導中,直接做修改或微調。

內建Geo-Designer製造可行性的前端分析應用工具(DFM)
在DFM產品中Geo-Designer可作為有效的前端分析工具(DFM),Geo-Designer 1.6的創新技術將會應用於 Cast-Designer5.5版中並提供用戶使用。

在CPI的運算器中加入模擬機械應力,變形和失真的補償模擬。
現在Cast-Designer中的CPI運算器可以模擬潛熱和機械應力及應變,以及壓鑄模具鑄件的彈出與模具內的變形趨勢。此外,模具補償應用在於應力及變型運算後可以提供補償後的模面,目前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產品。應力模組中主要功能包括:
 應力分析耦合熱傳及流動。
 有效應力和拉伸應力區域的判斷。
 間距間的熱與機械應力間的耦合計算。
 熱裂和裂痕鑑定。
 微收縮和變形預測。
 變型補償。
 模具的熱疲勞。

數據結果的提取和檔案壓縮:
現在Cast-Designer CPI的模擬結果可以另存到一個新的後處理文件。另外用戶還可以結合不同的結果。此外客戶還可以結合不同的分析結果或特殊的專案文件。 並且可以保存時間步長在結果檔中,並可以在模擬後大幅的節省磁碟空間並分享於網路上(雲端)。


新材料數據庫,材質轉換和材料搜索精靈:
新增30多個新的材料參數庫,並將材料特性曲線簡化為一個更好的計算方式。此外,材料的轉換工具,可以幫助用戶檢查在不同的國家材料標準中的規範及物質。用戶可以使用新材料的搜索工具,搜索最接近的材料,化學成分等。


砂心吹砂製作:
此模組描述了顆粒介質的行為。並允許用戶模擬的砂芯吹煉的過程。


創新的求解器:
最新的求解器以創新的技術改善及最佳化CPU的運算模式。與Cast-Designer5.4相比,速度提升20%以上。

安裝後的新功能如下:
 觸變性(半固態成型法)和非牛頓流體性質運算
 進階輻射視角因數設置
 模具循環和數據映射
 機械應力計算的邊界條件設置


資料參考來源:C3P Software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添加社群協同製造 達梭醞釀新一波創新



全球工程繪圖(CAD)與產品生命週期(PLM)法系軟體大廠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近年來跨足3D設計應用市場,2011年以來特別著重3D虛擬實境、社群協同製造應用。
先是購併相關領域企業,擴大旗下經銷與代理夥伴,更重整公司組織成為以客戶垂直產業而非產品為營運核心,以求在智慧產品(Smart Product)趨勢下,率先跳脫過往多著重產品本身而非產品體驗的思維,協助企業更迅速且靈活回應終端消費者需求。

達梭系統台灣區總經理Bernard Parrenin指出社群協同製造目的在促使新一波創新,讓產品注入生命力,藉由各種虛擬實境的模擬來達成。

達梭系統從2012年以來便相當強調3D體驗平台(3D Experience Platform),目的在於增進與協助3D設計流程中,科學(Science)、工程(Engineer)與藝術設計(Art)相關人員的即時溝通互動與社群協同製作能力,讓外觀是死的產品,納入更多人味與智慧性,達到產品新一波創新。

達梭系統台灣區總經理Bernard Parrenin表示,從2008年金融風暴後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衝擊,使得歐美企業紛紛開始重新檢視新一波創新,認為必須回歸到對消費者需求作出深入回應。對企業來說,最佳的合作方式便是充分整合科學、工程與藝術3領域。

對企業而言,終端裝置產品的外觀是死的,無論是汽車、手機、電腦、自動化機械等,在現今強調智慧產品的趨勢下,往往消費者認定是理所當然的「聰明」或「智慧」功能,對設計者而言卻相當複雜,甚至必須由不同領域同時組成。

包含物理現象、化學反應等,若能在產品流程中便加入即時狀態模擬、行為模擬、情境模擬等,以簡化跨領域、跨國開發部門的協作與溝通成本,並增強體驗消費者使用時的真實情境,便會大幅降低產品推出後若不符需求還將重新修正的困境。

為達此目的,達梭不僅投注大量成本強化開發旗下所有產品的3D體驗平台功能,更展開大規模的購併與擴大經銷代理夥伴策略。包含20123月收購法國致力於個人化網頁發佈平臺的Netvibes,擅長是儀表板智能技術,可為企業和消費者即時提供社群網絡資訊分析。

早在2010年時,達梭以13千多萬歐元購併針對消費和企業用戶的研究平台及搜尋型應用技術供應商 Exalead等。同時,達梭在各區域也開始增強經銷代理夥伴的數量,與其深化垂直產業的經營能力。不僅如此,達梭在2012年完成公司組織的重整,改以各客戶所在的垂直產業為其營運核心,一改過往以各產品線為主軸的模式。

Bernard Parrenin指出,目前達梭在台灣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來自高科技與汽車產業,這都與消費終端緊密相連,且其開發、製造人員與相關部門散布全球各地,即時協作與調整確實是相當大考驗,更重要的還必須協助企業化解智慧財產權的疑慮。

強調即時溝通、多社群協作、加入消費者反饋,這些都讓開發過程更為開放;然而,這卻會讓極為重視開發過程保密性與產品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難度提升。對此,台灣達梭已連續5年都投資於此,未來也視此議題為重要努力方向。

分析台灣與大陸市場,Bernard Parrenin認為大陸市場幾乎不存在台灣企業的歷史傳統包袱,且擁有極大市場規模;然而相對的,台灣卻已經站在一個不可不創新的交匯點上。
因此,即便競爭對手至今並未提出相關的社群協作概念,且歐債危機影響似乎逐漸擴大並可能使得台廠預算更為保守,Bernard Parrenin仍表示,關注產品本身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優化產品最重要的是產品使用「經驗」

軟體應該不僅是工具,而必須提升到更智慧的層級。而這將不僅在產品本身被體現,也將在公司的重塑(reshape)展現。這也是台灣廠商當前最需要採行的。


新聞轉貼:DIGITIMES 

CATIA V6 3D Sketch的工業設計應用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SolidCAM之iMachining革命性加工模組

iMachining 的發表是CNC機器加工的一個革命性突破,除了切削速度比舊的方式快2~3倍之外,客戶可以使用現有設備進行更快、更準、甚至最小的刀具,用於切削最堅硬的材料。iMachining 是完全自動化系統,可自動調整材料幾何形狀、刀具、機械的能力,帶領客戶完成整個操作,省去用反覆測試調整加工參數的時間。





iMachining的智能工具路徑:
* 縮短70%以上的時間
* 刀具壽命增加2-3倍
* 堅硬的材質加工
* 優秀的小工具性能
* 4軸以及切削功能
* 學習快速上手
* 高效率編程

更快速的週期時間:
* 正在申請固定刀具承載的”控制過切”功能。
* 利用更多螺型切削功能以增加加工速度。
* 更快速完整的優化速度與進料。
* 排除空轉與不必要的工具收回。

更容易切削較硬的材質&使用較小刀具:
* 透過完全的自動化控制程序,可以更快速完成堅硬材料加工。
* 技術響導可正確設定你的刀具與物件。


<<由於原始檔案影片過大,故影片速度為原始的3倍,敬請見諒,謝謝>



更快的程序:
* "Chain and Caculate”- 提供刀具路徑更完美的進幾與速度。
* 精加工與 Rest Machining 的功能縮短了加工程序時間。
* 卓越的工具路徑功能,除去了使用者需要定義導入與導出的項目。

<<由於原始檔案影片過大,故影片速度為原始的3倍,敬請見諒,謝謝>

延長刀具壽命:
* 透過排除"工具摩擦"的功能管理切削厚度以延長工具壽命。
* 切削凹槽區域的深度增加,使刀具壽命增長。

線切割:
* 支援垂直或有錐度的兩軸線切割機。
* 有自動切槽程序防止殘料掉落。
* 支援上下異型的4軸線切割機。
* 3D實體動態模擬。
* 支援Sodick、Charmilles、AGIE、FANUC、HITACHI、MAKINO ONA、MISUBISHUI等線切割機。

在iMachining的4軸&銑削:
* 在iMachininig 中的4軸切削技術
* 降低週期時間、延長刀具壽命並提供優越的4軸切削效能。
* iMachining 解決了在四軸連動加工工具剛性與不完善的問題。

殘料粗加工與加工:
* 殘料粗加工、加工的功能結合,使iMachining提供一個更完整的加工方案。
* 透過”殘料粗加工”功能使用較小的刀具,iRest 降低了週期時間。
* iFinish預先加工所有的工作區域,確保最後完整深度切割無死角。

技術嚮導:
* 業界首見”技術演算法”-生產優化進給、速度、深度以及寬度的切削。
* 透過”控制過切”功能嚴格設定響導功能,iMachining的刀具路徑將依循其規則達成其完整度。
* “iMacnining的水平滑塊”功能中,有自動調整以及8個不同的選項,讓使用者可以依實際情況選擇夾具、刀柄和機器條件。


詳細軟體簡介敬請下載簡報或至網頁參觀。